聚焦班级管理 学习共促成长
——胥口实验幼儿园师德师风师能培训活动
淬炼师德师能,夯实为师之本。幼儿园班级管理渗透在一日活动的各个环节中,教师作为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做好班级管理工作显得尤为重要。为进一步加强教师班级管理能力,提升班级管理艺术,扎实有效开展班级工作。2023年4月6日,胥口实验幼儿园开展了“聚焦班级管理 学习共促成长”的师德师风师能培训活动。
一、问题切入 思维碰撞
班级管理是以幼儿为核心进行的生活管理和教育管理,是家长、教师和环境共同的作用。活动伊始,各班老师以问题“班级管理管什么”展开分享,根据自身班级幼儿状况,从班级教师分工、班级常规体系、安全管理、一日活动要点几方面结合实例进行讲述,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在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疑惑。
李老师:
小朋友在班级里活动参与度很低,稍微多说几句或者声音大一点就哭,怎么办?
尤老师:
1、有效的家园沟通
教师和幼儿家长进行有效沟通,了解幼儿出现这个问题的原因。
2、寻找有效的教育方式
教师可以多关注幼儿,看看幼儿多哪些东西感兴趣,可以从幼儿的兴趣点入手,跟幼儿一起做他喜欢的事情,进一步取得幼儿的信任,有助于教师更好的跟孩子沟通。
3、同伴促成长
引导同伴之间的交往,以同伴示范等方式促进幼儿的成长。
张老师:
集体活动中,如何促进幼儿的积极性,引导他们多维度思考?
顾老师:
我们首先要了解班内每个幼儿的个性特点、能力水平,做到因材施教,对症下药。在活动中,可把一些简单或重复性的问题,让能力弱、个性内向的孩子回答,同时给予循循善诱的启发或及时的鼓励;而有一定难度或综合性的问题,可让能力强、举手积极的幼儿回答,更能发挥他们的特长,挖掘他们的潜力。
同时我们要丰富集体教学活动中提问模式,进行“多元化提问”,多提开放性的问题。给予每个孩子回答的机会,从幼儿的回答中了解其想法,顺应其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引导,促使幼儿从不同的角度思考,发展幼儿的思维能力,拓展思维的空间。
戚老师:
大班班级常规怎样适当放手给幼儿“自治”?
周老师:
让每一个孩子参与班规的制定陶行知先生说“学生自治, 不是打消规则,乃是大家立法、守法。”首先要坚持班级常规的一贯性,有效管理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实现的;其实我们要做的是注重发挥幼儿的主体性,引导他们积极思考、实践,激发他们内在的情感需要,参与班级常规的讨论、制定、调整,使幼儿自觉地遵守规则,在集体中表现出适宜、良好的行为,并逐步学会自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只是作为支持者、合作者和引导者,鼓励孩子们自己去想、去讨论、去尝试。搭建平台,让每一个孩子参与班级的管理,为学生预备种种机会,使学生能够大家组织起来,养成他们自己管理自己的能力。
二、分组研讨 精彩荟萃
活动现场,大家针对三个突出的共同疑惑进行了现场研讨,结合自身情况选择其中一项自行组队,以小组方式展开了研讨与交流。各组提炼关键词,提出了切实有效的方法,加深了老师们对幼儿园班级管理的理解。
三、梳理脉络 交流分享
初心如磐,笃行致远。针对大家热烈的讨论,老师们将笔记留在纸上,感悟记在心里,从不同角度反思、撰写并分享了自己的心得体会,深入反思自己,重新审视班级管理工作,努力把班级工作提升到新的台阶。
第一组:
研讨:如何正确引导孩子不挑食?
小班的孩子,多数孩子存在挑食、偏食、吃饭速度慢等用餐行为问题,究其原因也是多样的,不仅有幼儿自身的发展特点,也有家庭原因。我们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来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用餐习惯。
1、制造进餐时的和谐氛围。不管是什么原因,切忌在孩子进餐时批评孩子,因为恐惧、担忧、愤怒等负面情绪会直接影响孩子的食欲。我们应善于营造就餐时的欢乐气氛,使孩子情绪愉快,乐于进食。
2、给孩子积极的心理暗示。吃饭时,我们要表现出对食物极大的兴趣,能够边吃边赞:真好吃!我们都喜欢吃。孩子得到积极的暗示后会主动地模仿。
3、为孩子树立效仿的榜样。孩子最喜欢得到别人的称赞,能够在挑食的孩子面前,大大称赞不挑食的孩子,从而使孩子因羨慕而用心地效仿。
4、方便有趣的方法。运用故事、儿歌、动画和猜谜语引导孩子认识食物,知道挑食的坏处,了解按时按量进食的优点在哪里。
5、在家长工作方面,要多和家长沟通,保持一致的教育态度,引导和帮助孩子改善不爱吃饭挑食的问题。
第二组:
研讨:在幼儿游戏过程中,有的幼儿参与性低,教师应该怎么激发幼儿的游戏兴趣?
《小王子》中有这样一句话:“如果你想造一艘船,先不要雇人去收集木头,也不要给人分配任务,而是激发他们对海洋的渴望。”只有点燃这把火,才能唤醒孩子学习的主动性,也就是学习的内驱力。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努力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使学生增强探究意识和兴趣:
1、创造良好的游戏环境,并定期新旧更替,激发幼儿游戏的欲望。
2、给幼儿充分的游戏时间,以保证幼儿能够尽情的玩游戏,积累知识经验,体验成功的愉快,由此来获得自信和满足。
3、和幼儿共同商量游戏规则和方法,以保证幼儿的游戏能够顺利地进行。
4、教师多观察幼儿,用榜样的力量去带领、影响其他幼儿。
5、多提供低结构的游戏材料,同时考虑孩子的能力差异。
6、针对游戏的特点,采用不同的指导方式,给孩子创造游戏的快乐感及成就感。
7、采用集中或随机点评的方式,帮助幼儿梳理问题,解决问题。
第三组:
研讨:如何让大班幼儿实现班级自我管理?
1、教师可以在班级设立“小老师”、“小组长”职务,并采用管理角色轮流制。这样的管理角色互换,有利于他们认同感的形成,他们通过换位思考,感受其中的困难与乐趣,从而反思和调整自己的行为。
2、营造宽松和谐的民主气氛,让每一个孩子成为班级的主人参与事务治理。作为教师,我们要给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氛围,努力做到尊重、信任每一个孩子。充分调动孩子的主动性、积极性。
3、开展评价分析,幼儿相互评价,自我表达感受,进行经验的总结与分享。
总而言之,作为教师一定要多思、多想,唤醒每个孩子的自主意识,让每个孩子都能学会“自治”,让他们真正成为班级管理的小主人。
四、 感悟收获 共勉成长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在培训的最后,何副园长指出,在班级管理中,如何成为一名专业的问题解决者,要有五个步骤:预见——接纳——调解——调查——更新。同时向全体老师分享了优质书籍《幼儿园班级管理问题预防与应对》。班级管理重在“细”,老师们要有高度负责的态度,科学正确的方法,团结协作的精神。将省心,放心,用心真正落实到班级管理的工作中,用精细化的管理方式做好班级管理工作。
教育是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生命影响另一个生命的过程。它需要纯粹、专注的爱守护,更需要教师用师德约束自我,用师能提升自我、鞭策自我。幼儿园班级管理工作是复杂而具体的,通过此次培训,相信大家能在工作中不断地总结经验,提升自身各项能力和素质,稳步推进班级管理工作。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