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周 什么是食源性疾病
食源性疾病具有发病突然、家庭呈多例感染、集体单位表现集体性食物中毒的特征。气温变化大,适合一些细菌等微生物生长繁殖,应重点关注食源性疾病。
一 、传播途径:借助食物进行传播。
二、主要症状:最常见症状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可伴有发热,严重者可出现脱水。
三、预防措施:
1.防止食物被细菌污染。加强食品卫生管理;不吃病死禽、畜肉和腐败变质的食物;炊事用具容器生熟分开。
2.控制细菌繁殖。合理储存食物,熟食在室温下不宜存放 2小时以上。所有熟食和易腐烂的食物应及时冷藏(最好在 5℃以下),即使在冰箱中也不能过久储存食物。
3.杀灭病原菌和灭活毒素。肉类、蛋类、奶类、水产品煮熟煮透再吃,剩饭菜不宜反复加热,食用前务必加热煮透。
4.使用安全的水和原材料。饮用水要达标,新鲜果蔬仔细挑;生食瓜果要洗净,保质期过不再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