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性食物中毒
关注度:★★★☆☆
细菌性食物中毒是借助食物传播的疾病,痢疾杆菌、沙门氏菌、副溶血性弧菌、致泻性大肠杆菌等是常见的病原菌。
临床表现
临床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可伴有发热,严重者可出现脱水。该病具有发病突然,家庭呈多例感染,学校、幼托等集体单位表现集体性食物中毒的特征。
苏州疾控建议
做好食品安全五大要点能有效预防细菌性食物中毒
一、 保持清洁
● 做好手卫生,接触食品前要洗手,准备食品期间经常洗手。
● 清洗和消毒准备食品的场所和设备。
● 避免虫、鼠及其他动物进入厨房和接近食物。
二、 生熟分开
● 生的肉、禽和海产品要与其他食品分开。
● 处理生食要使用刀具、切肉板等专用设备和用具。
● 使用器皿储存食物以避免生熟食物互相接触。
三、 食物做熟
● 烹饪温度和时间应能保证食物安全。
● 肉、禽、蛋和海产品等食物要烧熟、煮透,确保食物中心温度达到70℃以上。
四、 在安全的温度下保存食物
● 室温下熟食存放时间不超过2小时,不能及时吃的食物要冷藏或冷冻存放。
● 食物在冰箱中储存时间不能太长。
● 冷冻食物不要在室温下化冻,最好用微波炉解冻、冰箱冷藏室解冻或清洁流动水解冻。
五、 使用安全的水和原材料
● 使用安全的水。
● 挑选新鲜和有益健康的食物。
● 选择经过安全加工的食品。
● 水果和蔬菜要洗干净,尤其在生食情况下。
● 不吃过期食物。
● 不食用来历不明的食物,不采集、不食用不明野生蘑菇及野生植物。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