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多发生于婴幼儿,5-7月是我市发病高峰。
传播途径
手足口病患者和隐性感染者均为传染源。可经胃肠道(粪-口途径)传播,也可经呼吸道(飞沫、咳嗽、打喷嚏等)传播,也可因接触患者口鼻分泌物、皮肤或粘膜疱疹液及被污染的手和物品等造成传播。
主要症状
手足口病通常病情较轻,呈自限性,7-10天病程后可康复。发病初期常出现发热、食欲不振、咽喉痛等症状。
苏州疾控建议
✔ 做好个人卫生,尤其是手卫生。在触摸口鼻前、饭前便后、护理完手足口病患者后,用清水、洗手液或肥皂洗手。家长要督促儿童做好手卫生。
✔ 不与他人共用毛巾或其他个人物品;不接触患者及其污染物品、污染环境。
✔ 做好物品清洁和消毒。儿童玩具和常接触到的物品应当定期清洁消毒(如使用含氯消毒剂)。患者的呕吐物、粪便及其污染物品、污染环境,应由受过培训人员进行清理与消毒。
✔ 保持居室卫生,勤清洁、常通风。
✔ 少聚集。疾病流行期间,不带儿童去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
✔ 6月龄以上儿童接种EV71疫苗,可有效预防EV71相关手足口病发病、重症和死亡。该疫苗仅能预防EV71所致手足口病,不能预防其他肠道病毒所致手足口病。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