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故事:我的小侄女喜得鸭会飞吗?
教师:金红艳
一、活动起源
孩子们在阅读绘本《我的小侄女喜得鸭会飞吗?》以后,对飞行产生了兴趣。本活动的开展是结合生活中常见的各种飞行器展开的,孩子们因为看到小鸟飞在,对“如何飞起来”产生强烈的好奇,进而开始对生活中常见的能够“飞起来”的各种飞行器产生了兴趣。
二、活动过程
1.飞行的秘密
孩子们带着浓厚的兴趣开始探索之旅,探秘生活中哪些东西能飞,家长和孩子开始一起收集资料,做了充分的调查工作。他们发现生活中很多东西都可以飞起来。孩子们在经过讨论以后,自己开始动手操作起来,制作了竹蜻蜓、纸飞机、火箭和孔明灯。
2.小鸭阿福的大家族
喜得鸭的品质的感染了孩子们,飞行虽然很不可思议,但是只要努力,只要愿意坚持,鸭子也能飞上天。这只勇敢的鸭子孩子们知道了坚持的意义。
3. 我的飞行梦
“假如你飞到天上,你想干什么?”只要肯动脑筋,肯努力,谁都能飞起来。 孩子们开始天马行空的想象,用画笔画出一幅幅富有童趣的作品。
4.飞机能上天
飞机主要是有那几部分组成的?各部分的主要功能是什么?让我们一起去认识一下这些漂亮,壮观的飞机吧。
5.飞呀飞
小朋友们看,天上什么在飞?我们跟着音乐变成会飞的东西吧。让我们和喜得鸭伴随着音乐一起遨游在美丽的天空中。
6.火箭起飞
让小火箭飞上天!老师提前帮小朋友们了解了让小火箭可以飞上天的知识,在实验课的时候,带着小朋友们一起进行科学实验的探索。
7.探索孔明灯
提到热空气上升原理,再结合飞机的演变史,孩子们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孔明灯,那么孔明灯是怎么飞起来的呢?小朋友们开始制作自己的孔明灯进行实验探索。
8.起飞原理
风筝是怎么起飞的呢?纸飞机起飞和飞机起飞的原理一样吗?在行动与探索中,实验是孩子探究和得出结论的主要方式。
9.玩转竹蜻蜓
孩子们找来硬纸片和筷子,制作了简易的竹蜻蜓,但是刚开始孩子们的实验并没有成功。孩子们吸取第一次失败的经验并根据竹蜻蜓飞行的原理自行搜寻材料再次制作竹蜻蜓。孩子们在制作中也同时发现不同飞行器飞行的秘密。
10.飞起来咯
在自主活动时间,有几个小朋友开始爬到较矮的小山丘上面尝试用“飞”的方式去跳下来,进行了自己对“飞”的初体验。通过尝试,孩子们发现自己并不具备“飞”的能力,于是接着孩子们就激起了对“飞”的好奇心。
11.借助工具飞起来
看到孩子们对“如何飞起来”的话题讨论得乐此不疲,我们找来了阻力伞,并设计了“试飞”的游戏活动——《和风玩游戏》,在和风玩游戏的过程中让孩子们进行“试飞”,在活动中孩子们背着阻力伞迎着风奔跑和跳跃,感受风对身体的承托力。
三、活动总结
我们的故事就是从这里开始的,追随幼儿的兴趣,从航空小镇出发,建立飞行的经验。在这过程中幼儿会不断思考,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并经过一步步的实验与探究,用科学合理的方法合作找寻答案。他们探究的不光光是飞机的类型,飞机的结构和飞行的原理等等,更多的应该是蕴藏在这背后的科学技术和创新思维,它充分展现了孩子作为教育生活主体性存在的价值。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